曾几何时,爱尔兰的社会住房政策被誉为公民幸福的基石。然而,随着成本的飙升、债务的积累和高风险操作的增多,这一领域似乎走向了不安定的未来——有些地方甚至让人联想到2006年经济泡沫的前奏。
1933年,爱尔兰开始鼓励劳动阶层购买议会房屋,希望通过住房所有权给家庭带来安全感和社会稳定。
起初,这样的政策确实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特别是1988年,共和党推出的一轮大规模折扣购房计划,让许多家庭得以用低至六折的价格买下原本租住的议会房屋。
看起来很美好,对吧?但长期来看,这些房屋的出售导致社会住房库存急剧下降,而需求却持续上升。
进入21世纪,爱尔兰每年新建的房屋难以弥补卖出去的数量。更让人头疼的是,一些议会房屋被高价回购,国家甚至为同一套房屋支付两次费用。
目前,约6万户家庭还在排队等待社会住房。与此同时,爱尔兰的住房政策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越卖越少,越缺越贵。
为了满足需求,爱尔兰政府越来越依赖市场手段,比如直接从开发商手中购买新房。然而,这种“现房直接购买”的方式成本很高,每年耗费近20亿欧元。
开发商乐见其成,因为他们在私人市场不景气的时候,正好借此减少损失。而爱尔兰政府却因此成了房地产市场的“接盘侠”。
最关键的问题是:这种方式把爱尔兰的住房供应和开发商的市场策略捆绑在了一起。一旦市场波动,政府就可能遭遇“硬着陆”,住房建设停滞,而资金却被严重拖累。
另一个隐患来自获批住房机构(AHBs)。这些非营利组织近年来快速扩张,掌握了83亿欧元的资产,但其中70亿是债务。
简单来说,他们用高杠杆扩展业务,一旦资产贬值,可能瞬间陷入负资产状态。而这些机构的问题,最终还是要由爱尔兰政府来兜底。
对于许多专家和住房委员会来说,最直接的办法是终止租户购房折扣政策。但在政治家眼里,这简直是“自杀式提议”。绝大多数政党不敢碰这个问题,只有工党明确表示支持这一改革。
如果全面取消折扣购房政策太难,或许可以尝试折中方案,比如按照房屋替换成本出售,或者保留土地的所有权,以限制未来的高价转售。
此外,可以优先支持收入在3.6万至9万欧元之间的家庭,这些人最需要帮助,也最有可能避免住房市场的进一步分化。
现在,爱尔兰的社会住房政策站在了十字路口。继续依赖市场手段,会让爱尔兰政府的住房战略变得更加被动。而将社会住房的重心重新交回议会,虽然会增加财政压力,却可能是解决问题的长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