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2024年刑事司法(仇恨犯罪)法案》于今日正式生效,这标志着爱尔兰在打击针对特定人群的犯罪行为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根据该法案,如果在犯罪过程中明确表现出对特定群体的仇恨,犯罪将被定义为“仇恨犯罪”,并面临更为严厉的刑罚。
受保护群体包括因种族、肤色、国籍、宗教、民族或族裔出身(包括旅行者)、血统、性别、性特征、性取向或残疾而遭受攻击的人。
性别的定义尤其广泛,不仅涵盖男性和女性,还包括跨性别者及其他非二元性别者。这种包容性的定义旨在确保所有因身份特征而被针对的人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新法律还规定,在其他罪行审理过程中,如果有证据显示存在仇恨成分,法官将其视为加重情节,记录为仇恨犯罪。这意味着,即使仇恨动机未能被完全证明,罪行本身也仍然可以定罪。
爱尔兰司法部长海伦·麦肯蒂在法案通过时表示,仇恨犯罪不仅对个人构成伤害,还会向社会中的少数群体传递一种他们“不属于这里”的信息。
而这部法律正是为了向这些群体提供保护,同时对犯罪实施者发出明确警告:仇恨攻击将不被容忍,肇事者将面临惩罚。
然而,这部法律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反对声音。尽管“仇恨言论”相关条款已从最初的法案中删除,但新芬党等反对者仍然认为,法律的一些定义存在模糊性。
例如,“性别”的广义解释让部分议员表示,普通公众可能难以准确理解其含义。还有人担忧,“表达仇恨”的概念可能被滥用,从而扩大执法范围,甚至被用来诋毁政治运动和活动人士。
反对者还指出,爱尔兰警方仅需证明在实施其他犯罪时伴随了仇恨言论,就可能以此作为仇恨犯罪的证据,这种做法可能存在过度执法或法律被误用的风险。
对此,爱尔兰司法部长进行了回应,强调法律针对的是“已发生的犯罪行为”,仇恨成分必须伴随其他具体罪行才能被定性为仇恨犯罪。
她还指出,性别的广义定义不是关于法律文件的条款,而是为了全面涵盖那些因自身身份遭到攻击的人。这种包容性的定义是为了确保法律能够充分保护那些最需要保护的弱势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