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爱尔兰税务局上线了一款新工具——一个可以在线匿名举报逃税行为的表格。
看似只是个“网页小工具”,结果却像给全国的打工人插上了“举报之翼”:举报数量直接飙升了五倍多,帮国家追回了超过120万欧元的税款!
根据税务局发布的年度报告,这一年共接到171起正式的外部受保护举报,而2023年,这个数字才刚刚突破30出头。
此外,还有5起举报是“自家人”——来自税务局内部员工。其中有一起已经被查实没有违规,其余四起还在调查中。
那么什么是“受保护举报”呢?简单来说,就是员工在工作中发现了可疑的税务或关税问题,不想被当“背锅侠”又不愿袖手旁观,于是走了合规通道向当税务局报告。
这类举报享有法律保障,既保密又安全,尤其适合“吃瓜群众”变身“正义吹哨人”。
而让这场举报狂潮真正启动的,是那个让流程变得“前所未有顺滑”的在线举报表。
不用打电话、不用写长信,也不用担心被人识破身份,只需动动手指、填个表,就能对那些偷税漏税的人说一句:“你,被盯上了。”
光是通过这个渠道,税务局去年就收到930份初步举报,远远甩开2023年的45份。
更夸张的是,这其中有四成都是通过新表格来的——说明大家用得不仅快,还用得很爽。
爱尔兰税务局内部审计主任Leeann Kennedy对此毫不掩饰她的满意:工具好用,宣传到位,才让这个数据飞起来。
她说:“我们尽量让举报这件事变得又简单又高效,同时还能采集到足够的信息,方便我们评估和跟进。”
税务局还强调,所有举报都会被严肃处理,且绝对保密——匿名举报的也不用担心会被“回头盯上”。不过,出于保密政策,税务局也没法直接给举报人反馈处理结果。
那举报有没有用?当然有!不仅帮爱尔兰政府多收了120多万欧元的税款,其他“连锁反应”也不少:有人补交税,有人重新注册税号,也有人干脆注销,甚至还有些“榜上有名”的上了税务黑名单。
说到底,这场由一个小小表格引发的风暴,给爱尔兰税务系统带来了真实且具体的改变。也让每一个心怀正义、又不想被穿小鞋的上班族,多了一种“合法又有效”的表达方式。